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,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,每月兩節不變更,最多相差一兩天,上半年來六廿一,下半年是八廿三
孟春   仲春   季春
立 春
2月3——5日
太陽到達黃經:315°
第一候:東風解凍
第二候:蟄蟲始振
第三候:魚上冰
 
驚 蟄
3月5——7日
太陽到達黃經:345°
第一候:獺祭魚
第二候:鴻雁來
第三候:草木萌動
 

清 明
4月4——6日
太陽到達黃經:15°
第一候:蘋始生
第二候:鳴鳩扶其羽
第三候:戴勝降于桑
雨 水
2月18——20日
太陽到達黃經:330°
第一候:桃始花
第二候:食庚鳴
第三候:鷹化為鳩
 
春 分
3月20——21日
太陽到達黃經:0°
第一候:玄鳥至
第二候:雷乃發聲
第三候:始電
 
穀 雨
4月19——21日
太陽到達黃經:30°
第一候:桐始生
第二候:田鼠化為
第三候:虹始見
孟夏   仲夏   季夏
立 夏
5月5——7日
太陽到達黃經:45°
第一候:螻蟈鳴
第二候:蚯蚓出
第三候:王瓜生
 
芒 種
6月5——7日
太陽到達黃經: 75°
第一候:螳螂生
第二候:鶰始鳴
第三候:反舌無聲
 
小 暑
7月6——8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05°
第一候:溫風至
第二候:蟋蟀居辟
第三候:鷹乃學習

小 滿
5月20——22日
太陽到達黃經:60°
第一候:苦菜秀
第二候:靡草死
第三候:小暑至
 
夏 至
6月21日——22日
太陽到達黃經:90°
第一候:鹿角解
第二候:蜩始鳴
第三候:半夏生
 
大 暑
7月22——24日
太陽到達黃經:120°
第一候:腐草為蠲
第二候:土潤溽暑
第三候:大雨時行

孟秋   仲秋   季秋
立 秋
8月7——9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35°
第一候:涼風至
第二候:白露降
第三候:寒蟬鳴
 
白 露
9月7——9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65°
第一候:鴻雁來
第二候:玄鳥歸
第三候:群鳥養羞
 
寒 露
10月8——9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95 °
第一候:鴻雁來賓
第二候:雀人大水為蛤
第三候:菊有黃華

處 暑
8月22——24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50°
第一候:鷹乃祭鳥
第二候:天地始肅
第三候:禾乃登
 
秋 分
9月22——24日
太陽到達黃經: 180°
第一候:雷始收聲
第二候:蟄蟲培戶
第三候:水始涸
 
霜 降
10月23——24日
太陽到達黃經: 210°
第一候:豺乃祭獸
第二候:草木黃落
第三候:蟄蟲咸俯

  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,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“日至”(又稱日長至、長至、冬至),日影最短為“日短至”(又稱短至、夏至)。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,便定為“春分”和“秋分”。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,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,到秦漢年間,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。西元前104年,由鄧平等制定的《太初曆》,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,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。


 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,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的“論六家要旨”中也有提到陰陽、四時、八位、十二度、二十四節氣等概念。漢武帝時,落下閎將節氣編入《太初曆》之中,並規定無中氣之月,定為上月的閏月。


  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于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°所到達的一定位置。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,一一相間。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,所以在西曆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,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,中氣在21日,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,中氣在23日,二者前後不差1~2日。


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、氣候現象、氣候變化三種。反應季節的是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,又稱八位;反應氣候現象的是驚蟄、清明、小滿、芒種;反應氣候變化的有雨水、穀雨、小暑、大暑、處暑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。